走长线必备的八类装备,你都带了吗?

六只脚 2019-06-12 16:41:50
课堂

@Thomas看看世界

6月1日,1位穿越四川九顶山的山友在迷路失联7天后被找到,找到时“已经吃了两天草”;5月23日,6名山友在孟克特古道遇到暴风雪,一人失温遇难;4月6日,10位山友在狼塔附近的道兰达坂遭遇雪崩,自救无果后,终被直升机救援。

 

反思近期这几起登山事故,当事山友的装备很大程度决定了结局悲喜。而徒步季已经来临,为了应对“万一”,我们建议八类关键装备你必须随身携带。

“每年走长线”是不少山友的一大规划,毕竟,那些雪山、海子、冰川无时无刻不在召唤。但你要有这样的认知:国内长线基本都深入偏远山区,爬升大、海拔高、气候难测;根据近年来的山难数据统计,失温、高反、迷路是长线事故的主要原因。

 

美景总在召唤山友们,贡嘎雪山的日照金山,@雨淋-

而分析各种案例,除了体力、技术的不足,其中不少是装备的缺失。相比前两者的客观限制,后者更让人遗憾——仅仅是多做一些预判,随身带上某样关键装备,就极可能改写故事走向。

风景在险峰,危险也在险峰,@衍乐在路上

那么,一次长线徒步中,这样的“关键装备”有哪些?或者假设离危险最近的时刻,身边必须有哪几样装备才最有助于保障安全呢?

上个世纪30年代,美国众多登山者总结出一份登山装备清单,其中有公认的10项必备物品。结合国内山友长线的实际情况,我们稍加改动,认为以下八类装备,你未必用到,但最好带上。

首先,是应对失温的救急装备。

一、保暖救急:厚羽绒服、救生毯、雨衣

山友们走长线的时间基本都是五一和十一,许多山区五一时雪季还没有结束,十一时雪季已经开始,无形中增大了失温风险。2017年五一鳌太山难、2018年十一贡嘎大环线千人被大雪围困事件皆是如此。一些鳌太失温山难、大理苍山失温山难,以及今年刚刚发生的孟克特古道失温山难甚至发生在夏季。

 

雅哈垭口,城区的炎热很容易让人忽视很多山区的还有可能飘雪,@了然印象

风、冷、湿中任意两要素皆可引发失温,走线前你必须预判,如上述例子中“大风+暴雪”或雨雪交加的极端情况,究竟什么样的衣物才能确保你撑过去?除了带足衣物、遵循三层穿衣法则,我们更想强调以下三点:

户外专业厚羽绒服——有些山友走线不带羽绒服,或随便带一件普通羽绒服。但我们强调的是专为登山、技术攀登设计的厚羽绒服,充绒量在150~200克、蓬松度在700~800左右,是优秀的保暖层;具有防风防水涂层,设计宽松,便于套在最外兼做防风层。

 

面对寒冷+大风的环境,防风的厚羽绒是很好的选择,@Camp Blizzard  Watchhill

诸多长线徒步季都有暴风雪肆虐导致低温的记录,需要紧急露营、长时间不活动时,它可以帮你维持体温。在翻越垭口时最容易遇到大风,万一有失温征兆,在外层迅速套上它,就多一份生机。

扎营时先穿上一件厚羽绒能让你从容不少,@Camp Blizzard  Watchhill

高篷、轻量、保暖,且可高度压缩,不用担心收纳不便。你需要权衡的,也许只有价格。但为了应对“万一”,你最好备一件。

 

背包里还是应该给羽绒服留个位置,薄厚因人而异,左边为排骨羽绒服,右边为更厚的羽绒,被山友戏称“面包”

雨衣——长线雨雪天气难以预料,身体保持干燥对于预防失温尤为重要,尤其是雨季。即便你的冲锋衣有不错的防水功能,也有可能在长时间的雨雪浸泡、背包的重压下“失灵”。

 

雨中穿过密林,有时候雨衣比冲锋衣更实用一些

所以出发前带一件雨衣,它表面光滑封闭,不仅避免被淋湿,还具有一定的防风保暖作用。

雨衣是阻挡风雨的利器,冰雪环境也能派上用场,@Sea to Summit @Hilleberg

救生毯——这是很多山友从未用到,但每次必带的装备。它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救生必备品,折叠后只有手掌大小,其铝膜材质是高反射材料,能够将人体散发的热辐射反弹。

救生毯一般是手掌大小,几百克的重量

走线时把它放在伸手可及的侧包等处,当失温发生,迅速打开裹在身上,可以有效降低体温流失;万一掉队而露营装备不在身边,它可以助你撑过难熬的夜晚。

救生毯可以在紧急时刻或者是夜晚寒冷时有效保暖,@Blizzard Survival

除了失温救急,你还必须有应对迷路的导航软件。

二、预防迷路:轨迹

近日,去年5月在凤凰岭失踪的山友“蜂窝”遗体被找到,户外迷路再次敲响警钟。而长线行走在茫茫荒野,即便成熟路线有路迹可循,一场大雪也会盖上路迹,万一分叉口走错,只会离主线越来越远。

 

靠记路的方法在地形复杂的路线不一定可靠,因为植被是不断变化的

2017年洛克线一名山友就曾因偏离主线并受伤,为救援增加极大难度,在被找到后送往医院途中遇难。当然,这也与她独行有很大关系。无论如何,你必须有让自己回到大路的帮手。

 

目前手机导航已经非常成熟,即便没有通话信号也能依靠GPS信号进行导航,六只脚App是大家使用比较多的

在手机上提前下载好轨迹——相比GPS、地图、指南针,当下的轨迹软件更易操作。走线前,在手机上下载好轨迹,可以提前对地形、爬升、营地等有所了解,至少迷路时可以帮你回到正确轨迹上。

 

将轨迹导入地图后,线路如何走,地形如何就一清二楚了

很多山友走线极度依赖领队,没有自己准备轨迹的习惯,甚至不会看轨迹,无形中就把安全交给了别人。身处荒野,最好有万全准备。

 

GPS设备有更好的防护能力和GPS卫星搜索能力,适合超长线、探路等要求更高的场景,@ Cotswold Outdoor

除了轨迹,通讯工具也可以帮你应对迷路,以及其它突发事件。

三、通讯工具:哨子/手台/卫星电话

国内长线基本没信号,无法用手机联系。在黑夜、森林、大雾中,或者在队伍拉开过长时,哨子或手台便于队伍间相互联系和确认,而高反、失温、摔伤等急需外界救援时,卫星电话则是最高效的选择。

 

队员间失去联系往往就在很短时间:临近垭口的一阵雾就可能让前后队员互相看不到,@Camp Blizzard  Watchhill

户外哨子——专业的户外哨子具有特殊的发生结构,吹响更省力、声音传的更远。即便你被困时受了伤、体力不支,也可以轻轻吹响,让距离的队友听到。

 

户外哨子能比较省力的发出高于100分贝的声音,比喊省力很多,很多背包的肩带上也配备了哨子

 

在出发前,队员最好事先约定哨音代表的意义,例如:吹哨一下“你在哪里”,吹哨两下“我平安无事”,吹哨三下“需要帮助”。(来源《登山圣经》【美】登山协会编著)

手台——更能提高安全性的手段是带上手台,可以与前后队友直接沟通。但手台的局限性在于适用范围有限,隔一座山就会阻断信号。

 

 

手台可以在大约3~5公里范围内沟通,适合大队伍行进配备

长线时并非人人都会带手台。你如果没带,尽量与带手台的队友走在一起。

卫星电话——每个长线队伍至少配备一台卫星电话,便于意外发生后及时向外界求助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卫星电话有“海聊户外宝”、“北斗盒子”等,租赁的话更便宜。

轨迹和通讯工具能有效降低风险。但你还有可能遇到意外必须赶夜路,这就需要照明工具。

四、照明:头灯、备用电源

户外离不开头灯,去年年底,北京房山一名山友就因天黑走错路、视野不清踩空坠崖。而走线时,头灯不仅方便扎营照明,队伍拖慢行程而又必须赶夜路时,面对过河、下坡等复杂地形,你最需要的就是头灯。

头灯、备用电源——户外长线夜晚天寒时,一款不专业的头灯在严寒中很容易“罢工”。你最好随身携带一款200流明以上的专业头灯,保证你走夜路时视野更清晰。

 

选择一个合适的头灯可以看清楚夜路,@Petzl

头灯也能让别人看到的你,@Petzl

此外,为预防丢失或坏掉,你最好再带一个应急头灯或小手电。为避免电量耗尽,你最好带上备用电源。

 

如果是团队长线,可以考虑其中一个人配备太阳能发电板,搭配充电宝就能保证团队电力源源不绝。

 

将太阳能充电板悬挂在背包上,行进时就能“顺路”补充电力

黑夜里除了需要照明,你还需要火种。

五、生火工具:火种、炉具

长线动辄100多公里,一队山友无法保证所有人始终步调一致,一旦落单至天黑,你最需要的就是热源,解决取暖、热水问题。此时就需要你随身携带火种和炉具。

火种、炉具随身带——大多山友徒步都会带丁烷打火机,但国内长线大多地处高海拔,植被稀少且珍贵,没有柴火可用,还需要你带上炉具,作为紧急热源以及烧水用(国内长线路迹大多在河谷附近,不会偏离水源很远,甚至可以化雪)

 

如果有一个炉头加上一个气罐,就能很方便获得热源,@MSR

很多山友长线徒步会雇用马匹,会把打火机、炉具等塞进马驼包,这对应对落单是极为不利的,建议随身带上打火机、小炉头,以及一个轻便的小锅。

 

如果有一个炉头以及一个小锅,你就能喝上干净的热水,甚至吃一顿好饭,@MSR

有了火,解决了喝水问题,你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。

六、应急食品

出发前,你必须做这样的设想:假如迷路、受伤,或者团队被风雪围困,你在山里的时间会比预计更长,因此除了正常餐食,你还需要随身携带一份备用粮,让自己维持热量,撑到救援到来。

干果是最常见的备用食品

 

应急备用粮——在平衡负重的情况下准备应急食品,它们可以不太美味,但一定是能长期保存、提供必需营养的,最好质量较轻、携带方便。如压缩饼干、葡萄干等。尤其是能量胶、能量棒,每一个可以提供相当于一顿饭的热量。

 

也可以携带山之厨或者山屋等冻干食品作为应急

除了以上几类物品,长线徒步你还需要防止两类伤害:晒伤、自身受伤。

七、防晒:墨镜

国内户外长线大多身处高原,紫外线强烈,再加上有些垭口海拔高达四五千且有冰雪覆盖,裸视雪面很容易造成雪盲,眼镜刺痛流泪不止、视线不清,因此除防晒霜外,一副墨镜必不可少。

 

在高原,没有墨镜防护,半天时间眼睛就会刺痛,让你度过难忘的一夜

户外墨镜——在户外,即使阴天你也最好戴上墨镜,因为紫外线可以穿透云层。对墨镜的基本要求是切断所有紫外线,高海拔雪地还应当过滤红外线,这一点廉价的墨镜可能做不到。

你可以选择适合0~6000米海拔的墨镜,透光率达到8%~18%,防护等级在3级。而有侧防护的雪镜可以为你提供更严密的保护效果。

最后,你还需要对长线常见的几种意外伤害有所了解,带上药物。

八、急救包:应对腹泻、水泡、划伤、高反、感冒

长线一旦进山就难以下撤,尤其是你身体不适或受伤时,比如起水泡、腹泻,刚开始虽不严重,但有可能越坚持越难受;再比如摔伤、高反,病情严重,即便向外界求助,也要等上一段时间。所以你要自备急救工具或药物,以减缓伤情。

应对腹泻:蒙脱石散、补液——喝生水、吃饭不卫生、不能勤洗手等原因都会让人腹泻。不少由于感染病菌导致的烈性腹泻,甚至会造成脱水,难以继续行进,你要及时抑菌和补液。

蒙脱石散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非抗生素类腹泻治疗药物,走线前,你的医药包中可以放些蒙脱石散或其它腹泻类药物。

应对水泡、伤口:针、消毒剂(液)、纱布、绷带——鞋进水、脚出汗、鞋袜不合适等原因都会磨出水泡,用针刺破,涂抹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并且包扎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。

 

扭伤或者划伤很可能让一个人丧失大部分行动能力,必须马上处理

石头划伤、摔倒擦伤等,也应先消毒后包扎,小伤口用创可贴,大伤口要用纱布、绷带。

高反:处方药——国内许多长线海拔都在四千左右,尤其在走线的前两天,身体还未适应,最容易高反。

高反加重会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,危及生命。应对高反的药物都是处方药,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,比如乙酰唑胺、综合维他命、硝苯地平和地塞米松。但高反不能缓解时及时下撤方为首选。

此外,应对感冒、炎症等药品也可以带上。

意外发生时,所带装备能平安度过一晚吗?

一次长线,山友们携带的装备林林总总高达几十件,每一件都关系着走线的舒适与安全。以上是我们认为走线必备的八大类装备,但一些老山友还有自己的必备装备,比如随身带帐篷、睡袋、净化器,以及维修工具、一节备用帐杆等。

无论如何,你最好假设:

第一,当有意外发生时,登山者能作出正确的反应吗?第二,所带装备能确保在野外平安地度过一个(或多个)晚上吗?(来源:《登山圣经》【美】登山协会)

你认为国内走线必备装备有哪些?

欢迎留言。

目前没有评论

新评论

1.点击右上角 按钮

2.点击    在Safari中打开

3.进入六只脚App  

1.点击右上角 按钮

2.点击  在浏览器中打开

3.进入六只脚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