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杖在不同地形下该怎么用?

六只脚 2019-01-16 16:02:56
装备

本文授权转载自优秀户外公众号雪线之上

登山杖可以让你在登山时节省约20%的能量。(数据来自《我的第一本登山书》【韩】金成基)

但这个前提是,你能否根据不同地形“因地制宜”用好登山杖。

山友们刚接触登山,通常会被告知先买登山杖,目的是为了在山野”四腿行走“更轻松、稳健,同时保护膝盖。

但登山杖看似简单,用不好却会“四条腿打架”,导致摔倒,山友们甚至会觉得用登山杖更累,不如不用。

作为基础装备,登山杖用不好,总会被人纠正到底该怎么用,颇为尴尬。

其实,把登山杖暗藏玄机的设计与具体地形结合起来,“因地制宜”使用,是较省力、安全的方法。

比如,走平路、上缓坡,登山杖要这样用。

平路、缓上坡:脚杖反向交替挥动

平路、坡度很小的缓坡,是登山时很轻松的地形,此时使用登山杖是为了“助推”:使用上身力量,推动身体向前行进,减轻腿部负担。

脚杖反向交替挥动——平路、缓坡时,使用登山杖如平常走路一般,脚手反向、自然摆臂。将握把朝前,杖尖置于自己脚后20~30厘米的地方,用手轻轻向后推动腕带。

如此,在惯性作用下,胳膊和手无需使太大力气,便可以通过反作用力,把身体向前推进。

90°原则——另外,把登山杖的长度调至当人直立手握登山杖时,胳膊肘能呈90度角的程度,最有利于挥杖省力。

不挥杖、用单杖,并不省力——走平路、缓上坡时把登山杖攥在手里不挥动,或者只用一根登山杖,远远不如上述方法省力,因为不能弱化力矩。

我们在自然行走时,以身体的中心为轴旋转时会出现力矩,通常由一对等大、反向的力产生。当一侧脚向前迈步时,只有另一侧胳膊也向前摆动才能弱化力矩的作用。

同样,在使用登山杖时,也要考虑力矩的原理,一定要使用两根登山杖才能发挥出效果。(来源:《我的第一本登山书》第105页【韩】金成基)

与平路、缓坡不同,上陡坡则需要登山杖换一种用法。

陡坡:前后杖分工协作

登山时攀爬坡度大的陡坡,双腿要向上同时提起身体和背包,往往最累,也不利于身体稳定,这时就需要借助登山杖:向上推动身体缓解双腿压力、保持身体重心。

前杖保持重心,推动后杖——上陡坡时,登山杖要前后分工:在迈步时,登山杖在身体两侧一前一后落地,用前面的登山杖来保持重心(握把向上),同时推动后面的登山杖(握把向前),为身体增加向上的反作用力。

在陡峭的上坡,登山杖的前后幅度要放宽一些……最好每次挥动能步行两次,这样上山时就不会觉得特别累了。(来源:《我的第一本登山书》第104页【韩】金成基)

另外,坡度越陡,登山杖的长度要调得越短,以免肩部抬得过高而感到疲惫。

一直双杖齐出,较费力——上陡坡时,山友们也会先把双杖都落于身前,然后再向上迈步。这需要双侧肩膀一直维持抬升,又缺少了登山杖推动身体前行的动作,持续使用容易疲累。

上陡坡完毕,下缓坡时,你又该换个登山杖使用姿势了。

下缓坡:前杖支撑

坡度较缓的下坡,看似轻松,实则不然:落地冲击力增加,腿部肌肉逐渐疲劳,膝关节压力也会增大。此时需要登山杖来支撑身体、保护膝盖。

前杖支撑——下缓坡时,山友们自然迈步,登山杖依然一前一后,前面的登山杖支撑的同时迈步,后面的登山杖轻点地面即可。

这样可以保证速度,并将一部分落地冲击力转移到手臂上,减缓对膝关节的冲击。

缓下坡时,保持上身挺立姿势,登山杖的长度与平路、缓上坡一样,或者适度调长。

不用登山杖,累腿、伤膝——很多山友容易被缓下坡“蒙蔽”,登山杖不用了,一路飞奔下山。双腿长时间承受落地冲击力的“锤击”,腿软打颤,膝盖更容易受损。

下山时的落地冲击力是上山时的两倍。(来源:《登山技巧全攻略》第35页【日】山本正嘉)

与下缓坡不同,下陡坡时,登山杖又是另一种用法。

陡坡:双杖齐出

坡度陡峭的下坡,是登山危险最多的地形,双腿除了要承受落地冲击力,还要控制速度来“刹车”,身体很容易失去重心。此时正确使用登山杖,可以帮你稳定身体、安全下山。

双杖齐出——下陡坡时,山友们可以把两个登山杖先全部杵在前方地面,支撑好后再移动重心。

这样,身体增加了两个稳定支点,保证下坡时永远三点触地,更利于稳定身躯。

下坡坡度越陡,登山杖的长度要越长,尽量保持上身挺立姿势,有利于维持身体重心。

出单杖,不稳定——如果下陡坡时还一前一后出杖,就不能保证一直三点触地,易失去重心,导致跌倒。

无论上坡还是下坡,两根登山杖长度都要调一致,但横切就不同了。

横切:高处短,低处长

登山时,有些路线要沿山腰水平方向走直线,地形一侧高一侧底,双脚受力不均,踏不稳就会滑下山坡。此时你需要登山杖来支撑身体,安全通过。

高处短,低处长——横切前,双侧登山杖要调节成一长一短,地形高处用短杖,地形低处用长杖。迈步时,主要用长登山杖承力支撑身体。

长短搞反,人被推离坡面——如果横切时双杖长短搞反了,高处的登山杖更长,稍微施力就会把身体重心推离破面,人很容易摔下山坡。

登山时还有一种地形是湿滑石板路,各种配件就派上用场了。

湿滑石板路:带杖尖套

人工修筑的石板路段,一下雨就湿滑,登山杖尖杵上去容易滑开,还发出刺耳的声音。这时候你可以采用前端柔软、抓地性强的橡胶套来应对。

带橡胶杖尖套,防滑、消音——杖尖套主要用来盖住杖尖头避免戳伤人,不过采用柔软橡胶材质、有纹路设计的杖尖套,可提供不错的抓地能力,并消灭杖尖与坚硬地面碰撞的杂音。

 

不带杖尖套,又滑又难听——杖尖大多是硬度很高的钨或钢铁合金材质,没有杖尖套的隔离,与坚硬的石板碰撞,声音很刺耳,下雨天还会一杵一滑,让人烦心。

以上都是在坡上。在谷底过小溪时,登山杖则应该这样用。

过小溪、浅水滩:先出双杖稳定

过浅水滩、小溪时,高出水面的石块或木头等着力点未必稳固,踏不稳就要湿身,此时登山杖可以助你保持平衡。

先出双杖稳定——过浅水滩、小溪时,先出双杖扎在水底,确保稳固后,双脚再踏着高出水面的石块或木头移步,是最稳妥的方式。

此时登山杖调长一些,不至于让人弯腰失去平衡,更有利于身体稳定。

否则,易摔倒——山友们如果不用双杖提前稳定,万一踏脚的石块或木头有晃动,或身体重心不稳,极易摔进河里,湿身难受。

最后,还有一种特殊地形是不用登山杖的。

索道、用手攀爬的陡坡等:收好登山杖

在通过需要溜索过河、用手拽着绳子或铁链攀爬的陡坡等地形时,双手是提供身体稳定的主要力量,手握登山杖容易碍事。

收好登山杖—— 登山时遇到以上地形,最好把登山杖收短,束在背包一侧,腾出手来抓牢铁链或绳子,小心通过。

在渡过索道等区域时,应当将登山杖收好,腾出手来扶住铁链,这非常重要。(来源:《登山基础》第65页【日】田部井淳子)

登山杖过长,很碍事——如果此时登山杖还很长,当你聚焦精力在手部时,身后的登山杖却被石缝卡住或被草丛缠住,危险又麻烦。

“因地制宜”使用登山杖

调长短、调整使用姿势、适时利用配件……登山杖的使用之所以暗藏玄机,与你要面临的复杂地形密切相关。不要轻视这些小问题,否则你手中的登山杖与棍子就没有差别。

分享你的良策

登山杖的使用不仅是技术问题,还是关乎经验。你还有什么好经验?欢迎留言探讨。

微信图片_20190116155414.jpgQQ图片20190116154458.png

目前没有评论

新评论

1.点击右上角 按钮

2.点击    在Safari中打开

3.进入六只脚App  

1.点击右上角 按钮

2.点击  在浏览器中打开

3.进入六只脚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