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宣:“鳌太穿越”全面禁止,非法穿越将受严惩!

六只脚 2018-10-19 10:07:16
资讯

 凉爽 徒步中国

就在刚刚

眉县人民政府和太白县人民政府

联合发布公告

全面禁止“鳌太穿越”活动

通告原文:

何为鳌太?

鳌太,即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。这条直线距离约32公里,实际穿越约80公里的路,隔开了中国的南北,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,被誉为“行走在中华龙脊”上的探险。

 

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“鳌太线”是国内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,吸引着不少驴友前往挑战探险。

 

▲鳌太线路穿越地形图

 

近年来,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在网站论坛、微信等多个平台公然发帖。擅自非法组织“鳌太穿越”等活动,随意进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。严重破坏了秦岭高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,人员伤亡事故也逐年上升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 

鳌太路线概况

鳌太路线是陕西户外最艰险的一条路线,海拔最高处拔仙台3767米,途中将翻越太白山主峰拔仙台、鳌山顶点导航架、梁一、二、三峰等10余座高山。由于此处是南北分界线,气候极为多变,常会遇到浓雾、暴雨等的突然而至,导致迷路、意外受伤甚至山难。另外,行进中需要攀爬多个石海,有时水源也较难找到。许多山友都表示“穿越强度和难度不亚于狼塔和夏特等路线。”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穿越鳌太,起点为太白县山脚(也称龙尾,1740米),上升至鳌山导航架(3475米),经太白梁(3523米)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(龙首,3767米),一般需要5-7天左右。每年5-10月是穿越时间,其中以6月和9月为最佳。

 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目前鳌太穿越已开发出多条路线:首先有两个方向上山,分别为北线(太白县塘口村1730M),或从南线(黄柏源经23KM,2245M)上山。行至鳌山大梁后,沿山脊一直向东,经飞机梁、金字塔到达东跑马梁上拔仙台后,又有三个选择下山,分别为北下鹦哥,东北下下板寺、汤峪,南下铁甲树、厚畛子;若不上拔仙台,则可经老庙子下都督门,再回到厚畛子。

 

现有鳌太线的穿越图。图片制作:汉堡

鳌太穿越路线简介

路段——行走鳌太路线,自海拔3000米以上以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,山上巨石草甸杂陈,需要攀爬巨石,跨越高山草甸,大部分时间还都在无人区。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营地——徒步穿越鳌太路线,是一项时刻与自我做斗争的高强度活动,一般需要5-7天时间。沿途会经过较长的无人区,几乎没有补给,同时地貌奇特,气候多变容易迷路,部分水源还有季节性。因此,必须备足食物,尽可能携带净水装备。

第一天:2900营地或药农窝棚

第二天:水窝子营地、导航架下扎营或药王洞营地(可能没有水源)

第三天:2800营地或金字塔峰下垭口营地

第四天:西塬营地或大石河营地

第五天:大文公庙营地(大爷海招待所,可备用)

 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天气——徒步鳌太,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多变的气候。7、8月份的太白已经步入了雨季,若天晴温度可超过20摄氏度,一旦下雨,则会伴有大风,温度会骤降,甚至出现冰雹、雨夹雪等极端天气。一路上,还有可能会偶遇浓雾,且昼夜温差较大,出行前务必查询天气,只要遇到变天,需尽快选择合适地点扎营,不能冒然前行。

▲一夜大雪,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 

因为鳌太位置特殊,在行走期间,几小时内会变几次天,刚刚还是晴空万里,一会儿就可能就风雨呼啸,或者大雾弥漫。

 

走过鳌太的山友曾经在游记中这样记录多变的天气:

刚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的时候,天就开始飘起雨了。大家纷纷把雨衣穿上。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,雨越下越大...两波人分开后,我们硬着头皮前行。此时山上已起雾,几米外根本看不到人影...大约5-6点,听到帐篷外传来欢呼声,太阳出来了。瞬间有了希望。雨后的景色非常美丽。云海,落日……但是没几分钟就被大雾遮住了。(来源:山友“深海鱼”发布的《中华龙脊——鳌太穿越小记》)

 

▲图片来源:夜色

 

鳌太多变的天气,是两大因素共同造就的:

  • 鳌太本身的地理位置处于气候分界线,同时受到南北方两股气流的影响。

  • 鳌太线路的海拔起伏大,造成了下上显著的气候差异。

在位置和海拔的共同作用,造就了鳌太多变的气候。这也是鳌太穿越虐在天气的原因。如果你正准备前往鳌太,记得带齐装备,为应对不同的天气做好准备。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水源—— 鳌太的水源相当充裕,但没有位置标注和记号,特别是夏季穿越时水源稀缺,成为穿越的一大困难。

 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时间安排——走鳌太路线,一般可到西安后,至城西客运站乘坐到太白县的班车,在中途的塘口加油站下车,然后驱车来到此行的起点龙王河口。

第一天:龙王河口—2900营地,徒步约7公里,海拔2805米,爬升约1200米。

第二天:翻越导航架—麦秸岭—水窝子营地,徒步15公里,海拔3490米,爬升约900米、下降约700米。

第三天:攀爬飞机梁—梁1、2、3峰—2800营地,徒步10公里,海拔3480米,爬升约600米、下降约900米。

第四天:翻越金字塔—塔1、2、3峰—西塬营地,徒步10公里,海拔3420米,爬升约700米、下降约500米。

第五天:登上拔仙台—大文公庙,徒步16公里,海拔3774米,爬升约1200米、下降约1200米。

第六天:平安寺—羊皮沟—鹦鸽镇,徒步23公里,海拔3495米。

▲图片来源:夜色

为什么官方全面禁止穿越鳌太?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、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,应当划为核心区,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。

 

“鳌太线”正是位于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,擅自穿越即为违法。

图片为秦岭最高峰拔仙台远眺的落日

图片来源:thenorthface.com.cn

 

完整的冰川地貌需要保护——“鳌太线”平均海拔为3200米,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地貌。太白山是连接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西部现代冰川之枢纽。对太白山第四纪冰川活动规律的研究,是揭开我们东部低海拔地区第四纪是否存在冰川之谜的一把钥匙。

 

▲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,图片来源网络

 

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需要保护——“鳌太线”自古就属于无人区。在户外运动兴起之前,保存有完好的天然状态的山地生态系统。整个生态系统完整、稳定、生物多样性丰富。

“鳌太线”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。黑河水库和石头河水库,是陕西关中地区沿线城市的饮用水源,黑河和石头河就发源于“鳌太线”上。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特有珍稀的动植物需要保护——“鳌太线”沿线分布有国家和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以及太白山特有植物60余种,这些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,一旦被破坏,会造成毁灭性的死亡。尤其是一些太白山特有植物,如太白山雪灵芝,只有很少的居群,且就分布在“鳌太线”上,一旦受到破坏灭绝,地球上就少了一个物种。

 

“鳌太线”上的独叶草,图片来源网络

“鳌太线”处于亚高山灌丛草甸带,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夏季活动、觅食的地方,还有各种高山鸟类(血雉、隼等)、小型哺乳动物等。根据近两年高山监控的数据统计,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,“鳌太线”上羚牛的活动数量明显减少。

 

▲东塬口监控拍摄到的羚牛,图片来源网络


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,保护区内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太白河—龙洞沟—海塘河区域,分布最高海拔为2900米左右。“鳌太线”上被驴友称为2800米营地的地方,是秦岭山脊海拔较低的一个豁口,地势平坦,植被丰富,此处南接秦岭海塘河沟道,北接秦岭北坡的白云峡沟道,是大熊猫唯一有可能从秦岭南坡迁移到秦岭北坡的自然通道,大量的人为活动对大熊猫迁移造成极大威胁。

 

▲海塘河沟道布设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,图片来源网络

众多垃圾严重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——近年来,部分户外运动探险者擅自组织“鳌太穿越”活动,随意进入保护区核心区。尽管相关部门加大了对“鳌太线”的警示宣传、巡护和检查力度,但伴随着户外穿越活动热的兴起,屡禁不止。已严重破坏了秦岭高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,给自然保护工作造成巨大压力。

▲工作人员清理山上的垃圾,图片来源网络

“鳌太线”巡护时,发现的垃圾越来越多。可以说是抬头看美景,低头见垃圾。驴友随手丢弃的垃圾有便携式煤气罐、塑料饮料瓶、各种塑料食品包装袋,还有一些鞋子、衣服等。

这些金属和塑料制品几乎都不能自然降解。这些垃圾对本来就脆弱的高山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:垃圾堆积,侵占草地;污染土壤,破坏土壤中原有的生态平衡;产生有害物质,渗入地表,污染水源地;野生动物误食造成死亡。

保护区工作人员清理垃圾并背下山,图片来源网络

最不可忽视的安全事故——鳌太路线的闻名,除了罕见的景致,还有频繁发生的山难事故。从1991年以来,几乎每年都有人在鳌太冻死、迷路死、坠亡等,从出事次数来说鳌太甚至比狼塔和夏塔更危险,因此有山友也将其称为“死亡路线”。基本来说,穿越鳌太有三防:高反、失温与滑坠。

 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历年鳌太路线山难

1991年五一,咸阳彩管厂的张燕等人太白山历难;

2002年五一,独行侠华峥嵘(luckking)“魂断太白”;

2008年6月29日,西安一行3人穿越鳌太,老边离开后在东塬一带失踪,多方搜救无果;

2010年1月2日,西安一户外运动俱乐部杨女士在穿越鳌山时,凭借自己体力好,又有多年户外经验的优越条件,抛开团队,独自前行,最终走失在太白山,虽经多方搜救,至今杳无音信;

2010年7月23日,辽宁驴友“顺溜”和同伴郝开进行鳌太穿越时遭遇强暴雨,迷困太白梁,太白县政府组织救援突击队,使2名驴友成功获救 ;

2011年1月29日,西安市某医院职工“踏雪”,独自一人在穿越鳌太时本应一周时间的穿越行程,却因为气候条件过于恶劣,直到22天后的2月19日,才从太白山走出;

2011年 4月24 日,太白县户外俱乐部驴友牧野,在为三名河南驴友当向导兼背工穿越鳌太时途遇大雪,牧野由于感冒致高山反应引起肺水肿而命丧太白山;

2012年8月18日,西安618所9人一行穿越鳌山,分为前后两队,一人走过此路线,其余8人未走过,因山上上雨起雾,小聂一人离队后失踪于青峰峡一带,只找见一只鞋子、半个雨衣和背包;

2012年9月,北京驴友1人失踪

2012年11月,3人在在导航架附近失温遇难

2013年6月,湖北驴友施曼失踪

2013年9月,1人在金字塔附近失温遇难

2014年7月,1人在拔仙台附近失踪

2014年9月,1人在药王洞附近失温遇难

2015年9月,1人在2800营地附近失温遇难

2015年10月,湖北驴友穿越中猝死

2016年1月,行客2人穿越中失踪

2016年7月,1人在万仙阵失温遇难

2017年5月,40余名驴友鳌太失联,最终三人失温遇难

从2012年至2017年,短短五年时间,“鳌太线”就累计走失、失踪、死亡驴友多达46人,在网络上搜索“鳌太事故”,让人触目惊心!“鳌太线”成为国内死亡率最高的一条线路!

 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 

而一次次惨烈事故,给鳌太渲染上的死亡魅影,还在吸引着更多人。让这条“死亡线路”,也越来越成为户外的一个特殊存在。当越来越多不同资龄、不同心态的人,在踏上鳌太,以及一条条通向远方的路,当大众一次次将误解指向驴友,甚至妖魔化这一群体时,或许我们自己首先需要反思一下,我们为什么而户外?

 

▲图片来源:阿拉小晖子

“为什么要全面禁止“鳌太穿越”?

 

为了给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点恢复的空间

为了给珍稀动植物们一个完整的家园

更为了

每一个户外爱好者的生命安全!

图片来源:夜色

历史用无法磨灭的印记告诉我们,

户外的每一步都轻视不得,

无论是否拥有资深的经验,体力又有多强,结果都可能一样。

在户外

量力而行,知险而退

是更成熟姿态

走向山野,平安回家

因为山一直在那里,生命却只有一次

【参考资料:太白发布、陕台第一新闻频道雪线之上、《徒步中国》阿拉小晖子游记《徒步中国》夜色游记】

微信图片_20181017172358.png

1989年夏&太白行 2018-10-19 20:22:12 1989年夏,一行六人眉县营头上,太白县黄柏塬下,历时5天,精彩纷呈无憾
峰外峰·太白行 2018-10-19 20:22:56 1989年夏,一行六人眉县营头上,太白县黄柏塬下,历时5天,精彩纷呈无憾
峰外峰·太白行 2018-10-19 20:24:31 1989年夏,一行六人营头上,黄柏塬下,历时5天,精彩纷呈无憾

新评论

主题作者 六只脚

1.点击右上角 按钮

2.点击    在Safari中打开

3.进入六只脚App  

1.点击右上角 按钮

2.点击  在浏览器中打开

3.进入六只脚App